搞定多信道讯号调节校准 卫星通讯收发系统实作新设计

作者:Michael Jones ,ADI电气设计工程师;Travis Collins,ADI软件支持工程师;Charles Frick,ADI应用工程师

藉由在数字化组件IC中整合DSP模块的系统,实测证明能提供卫星通讯等应用所需的多信道幅度和相位均衡,采用pFIR数字滤波器和DUC/DDC NCO相位偏移的方法,相较将DSP模块整合到FPGA中,可节省尺寸、重量与功耗。

过去几十年来,无线系统通道数和带宽稳步成长,对数据速率和系统整体性能的要求驱动现代电信、雷达和仪器仪表系统发展。但与此同时,这些要求也增加了电源封装和系统的复杂度,使功率密度和组件级别的功能变得更重要。

为打破其中的一些限制,半导体产业将更多的通道整合到同一个芯片封装中,藉此降低每个通道的功率要求。此外,半导体公司还将更复杂的功能整合到数字前端,简化了过去在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结构中才能实现的芯片外硬件设计。这些功能既包括滤波器、下变频器或数值控制振荡器(NCO)等万用组件,也有更复杂的特定应用操作。

讯号调节和校准问题仅在开发多信道系统时才变得较复杂。这种架构可能需要每个通道有独立的滤波器或其它数字讯号处理(DSP)模块,进而转变成对节能更为重要的强化型DSP。

本文介绍了使用16通道发射(16Tx)和16通道接收(16Rx)子数组的实验结果,其中所有发射和接收信道都使用数字转换器集成电路(IC)中的强化型DSP模块来校准。与其它架构相比,这个多信道系统在尺寸、重量和功率上都更有优势。相对于该系统的FPGA资源利用率后可发现,强化型DSP模块可为多信道平台的设计人员解决重要挑战。

数字讯号处理模块
真实讯号无论是用来合成还是接收,都需要一定程度的分析或处理才能共同满足任何应用所需的性能。讯号链幅度衰减或平坦度的常见补偿办法是藉由补偿滤波器。增益和平坦度补偿滤波器的设计是用于校正给定频段内的缺陷,进而为下游应用创建更理想的响应。

对多信道系统而言,此处理须能独立控制每个信道,让信道彼此独立运行,因此该系统使用独立的DSP模块。

数字上/下变频器模块
本文的结论主要依赖单芯片DAC和ADC中配置的数字上变频器(DUC)DSP模块和数字下变频器(DDC)DSP模块。图1是DUC和DDC框图示例,说明了这些数据信道常用的内部结构。这些DUC和DDC模块有许多用途:
1.与数字接口的数据速率相比,内插(DUC)和抽取(DDC)转换器的采样速率。
2.转化即将合成的DAC数据(DUC)和数字化ADC数据(DDC)的频率。
3.将接口的数字数据发射导向基频处理器(BBP)。
4.为每个信道实现数字增益,产生更接近系统满量程值的码值。
5.支持注入简单的数字音调,毋需数字数据链路,便能简化系统快速启动。
6.将每个通道的相位对齐通用基准。

人们往往希望卸除到转换器或从转换器卸除的数字数据速率能够与转换器的采样速率不同,进而降低系统功耗,提高系统的整体弹性。因此,通常会部署数字上变频器和下变频器模块。DUC模块使来自BBP的发射波形数据能够以低于DAC采样速率的速率发射,因此也支持DAC以更高的速率合成内插波形数据(见图1顶部的内插子模块)。同样地,DDC模块使接收输入在抽取前以更高速度的ADC采样速率数字化,之后再以更低的数据速率发送到BBP(见图1底部的抽取子模块)。

许多系统都在DUC和DDC中采用复值NCO,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这种频率转换,如图1所示。NCO可被认为是数字讯号产生器,它能提供等同于本振(LO)的讯号,当讯号被发送到同样在DUC/DDC中的数字混频器中时,可以提高发送到DAC的发射波形频率(和DUC的情况一样),或降低从ADC发出的接收波形频率(和DDC情况一样)。当数字频率转换发生时,DDC内这些数字混频器的输出往往变成复值,使得同相位(I)和正交相位(Q)讯号沿着最终连接到单独ADC采样实值数据的单一数字信道传输。同样地,到达DUC数字增益模块数字混频器的输入复值讯号在输出端变成实值,然后签发到单独DAC,合成实值讯号。

图1 DUC和DDC模块提供目前转换器IC中许多有用的DSP功能。

此外,DUC和DDC还使用户能够在转换器的瞬时带宽内获得多个数字信道。结果就是BBP能够合成或分析比子数组本身的转换器数量还要多的数据流。因此,如果两个窄通道彼此隔得很远,就需要能提供更好的讯号合成或分析能力的系统。

正如图1所示,数字增益模块也经常出现在DUC和DDC中。数字增益透过向子模块中另一个数字混频器的输入提供静态数字码值来实现。利用这个功能,用户获得的码值更接近数字接口位数所提供的满量程值。同样地,只要向数字混频器的一个端口提供连续静态码值,便可注入直流偏移连续波(CW)波讯号,而非基频数据。这样用户就能透过DAC将发射CW波轻松合成至模拟领域,毋需透过BBP建立JESD204B或JESD204C数据连接。

此外,相位偏移模块经常部署在NCO的输出,如图1所示。这些相位偏移可按照系统内的通用基线参考来校正通道间相位偏差。由于每个DUC和DDC都有自己的NCO,因此只需针对给定的NCO频率来偏移一个确定量的NCO相位,便可实现系统每个信道的相位对齐。这样一来,在使用时遇到可用的多芯片同步算法时,所有信道间的确定性相位关系可透过这些NCO相位偏移进行校正[1]。图2显示了实现相位对齐(透过严格为每个接收数据通路设定所需的NCO相位偏移值)前后,16通道同时接收I/Q数据采集的实验结果。请注意,这些数字校正还校正了每个信道前端网络中的射频和微波损耗。

可编程有限脉冲回应滤波器
尽管NCO输出相位偏移模块可被用于单一频率的相位对齐,子数组校准则经常要求对整个目标频段进行相位对齐。而为达到宽带相位和幅度校正,通常还部署另一种DSP模块。这种模块被称为有限脉冲回应滤波器(FIR)[2]。

运用pFIR实现信道幅度对齐和增益平坦化
例如可建立一个用于展示宽带幅度和相位对齐以及增益平坦化的系统,采用四个数字化IC,各包含四个发射和四个接收模拟通道,或者八个发射和八个接收数字信道。当使用系统内的所有四个数字化IC时,总共可实现16个发射和16个接收模拟通道,或者32个发射和32个接收数字信道。单独的锁相回路(PLL)频率合成器IC用于给每个数字化IC提供转换器采样频率讯号。此外,频率缓冲器IC用于提供多芯片同步算法所需的数字参考和系统参考频率[1]。

透过连接的16发射/16接收校准板,可将组合信道发射讯号准确地回送到每个单独的接收通道,以便同时采集所有接收通道。系统的PLL频率合成器再透过自身相位调整模块对齐,发射信道和接收信道则使用DUC和DDC各自提供的NCO相位偏移模块粗略对齐,使子系统相位大致与校准频率对齐,见图2所示曲线。

图2 实验结果显示16个接受信道的I/Q同时采集,利用数化仪IC上的DDC模块提供的复杂NCO相位偏移严格进行相位对齐(而非幅度对齐)。

96分接头pFIR滤波器位于每个ADC的输出,如此每个ADC信道的相位和幅度响应可在整个ADC采样速率的频率范围内彼此对齐。因此可将pFIR放在ADC和DDC模块之间。这样数字接口的数据速率就不同于pFIR的速率,所以需要知道系统频率转换和速率抽取的程度,以便采用pFIR进行信道幅度对齐。

为实现系统内信道的幅度对齐和幅度平坦化,将宽带扫频波形加载每个发射信道,使得系统的I/Q带宽中包含所有频率。这样用户就能确定系统数据速率内所有频率的频率误差响应。然后,在抽取的I/Q数据速率下获得基线数据采集。图3显示系统内16个接收信道中四个信道的相位和幅度误差响应。注意图3左侧,NCO相位偏移主要校正每个接收通道的相位误差,但正如图3右侧所示,系统中的幅度误差仍在。剩余的12个接收通道也有同样的误差回应。另外应注意,不仅接收幅度不同于Rx0,如果不使用其它校准技术,幅度平坦度也很差。这些异常是在ADC前端网络中使用模拟滤波器时故意导入的,以便证明幅度平坦度和均衡。

图3 每个通道相对于增益平坦Rx0的相位/幅度误差响应有助于确定pFIR滤波器设计。

因此,为改善幅度对齐和幅度平坦度,根据每个通道相对于增益平坦Rx0的复值误差响应设计实值96分接头任意幅度和相位pFIR。应注意,pFIR设计算法更注重较窄目标I/Q波段的误差响应。但是,完整的pFIR设计覆盖更广的全速率ADC奈奎斯特区,强制处于250MHz子带以外的区域使用统一的通带回应。因此,本文中,集中在接收NCO频率(1.3GHz)的250MHz子带对pFIR设计而言比奈奎斯特区的剩余频率更重要。这些pFIR采用MATLAB中DSP System Toolbox的滤波器设计功能,但同样的算法也可用到现场系统的强化型数字电路中。图4显示了本文实例所用16个接收信道中两个信道的96分接头pFIR滤波器。剩下来的14个接收通道的pFIR设计相似。

必须注意,pFIR设计算法通常使用介于0到1之间的连续值系数空间。但是,硬件要求量化这些持续值系数,且必须位于系统可用的特定位宽内。系统为pFIR系数空间采用不同的位宽,这样一来,一些系数是16位,一些是12位,还有一些只有6位。此外,12位系数须在16位系数旁。如图4中的系数值所示,只有更大值的系数需要16位,更小值的系数只需要6位。但是,只要对理想的滤波器系数进行量化,都要导入量化误差,应注意最小化本文中的这种量化误差,设计的系数仍需拟合可用的系数空间。

图4 单独96分接头pFIR目的在提供子数组内的增益平坦和幅度对齐。

量化完成后,藉由数化仪IC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功能,将pFIR系数加载每个通道。最后,获得后续接收数据采集,同时启用pFIR来分析pFIR设计的有效性。图5顶部显示了启用pFIR前的结果。应注意,在幅度均衡步骤前,16个接收信道在感兴趣的频率范围内有不同的幅度和相位。还应注意,八个接收信道的幅度平坦度响应与另外八个的不同。但在为每个接收通道设计和启用pFIR后,如图5最下方所示,所有接收信道的幅度在名义上实现了I/Q带宽内的幅度均衡、幅度平坦以及相位对齐。幅度和相位均衡还可以透过更精细的pFIR设计实现改善,但这超出了本文探讨的范围。

图5 为每个接收通道部署pFIR改善了相对于Rx0的幅度均衡和幅度平坦度。

数字化组件资源消耗与FPGA资源消耗
为什么要在数字化IC上而不是在FPGA的硬件描述语言(HDL)结构中使用强化型pFIR?这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回答:资源减少、设计复杂性和功耗。

资源减少向来都是一个重要的话题。数字化IC已经创建并安装了强化型pFIR模块。在FPGA中,可以从DSP分片上建立FIR滤波器,这些DSP分片包含特定的FPGA构造组件,目的在提供DSP功能。FPGA DSP分片不同于传统的逻辑门,比如触发器,它会单独计入FPGA资源利用率。要确定pFIR应用于数字化IC还是FPGA,FPGA的利用率,特别是DSP分片的利用率变得非常重要。为了对比,所选的VCU118平台包含一个由6,840个DSP分片组成的Xilinx FPGA。虽然DSP分片的数量已经相当可观,但在确定结构中到底要放置多少个滤波器时,还必须考虑通道的数量。

为此,必须知道滤波器所需的输入采样速率。表1显示了在FPGA上合成一个FIR设计时所需的估计资源数量,针对的是能映像潜在数字化IC数据信道配置的几个应用场景。这些为每个滤波器估计的资源来自Xilinx LogiCORE IP FIR Compiler 7.2模块摘要。为了查看这个概要,向Xilinx Vivado Design Suite 2018.2创建的简化MicroBlaze设计增加了滤波器。250MSPS和1GSPS速率的情况是FIR将使用从变频器抽取的数据来运行,而4GSPS的情况则是假设数据直接来自变频器的未抽样输入。每个FIR滤波器的运行速度为250MHz,以便模拟FIR滤波器在基频数据信道中的运行速度,并且包含96个16位可重载系数。

有鉴于XCVU9P FPGA的利用率,很显然必须要用一个更大的FPGA来包含所有需要的滤波器。对于4GSPS FIR滤波器这种情况,需要至少两个XCVU13P设备来分担所有滤波器的资源负载,这相对地减少了设计成本。相较之下,上文提到的用于强化型DSP pFIR部署的全部16个通道需要的所有滤波器全部包含在数字化IC本身中,目的是为了降低系统设计方法的复杂性。

FPGA中FIR的另一个主要问题是设计的复杂性,这与DSP分片资源利用率高有关。在芯片上,滤波器的设计被固定在芯片的单一位置,但系数和权重可以透过数字方式改变,进而实现相对静态的执行。在FPGA结构中,FIR滤波器设计规定了那些DSP分片在芯片不同区域的布线。这表示随着滤波器的增加或变动,会消耗FPGA更多的区域,DSP分片之间的布线连接也变得越来越具有挑战性。其次,扩展FIR滤波器设计可能会影响FPGA设计其余部分的布线,这会使时序关键布线变得很难,虽然在某些情况并非不可能。

数字组件功耗与FPGA功耗
过去DSP模块透过可编程逻辑来实施,如FPGA中可看到的。但是,在FPGA内实施可配置模块通常会产生过多的整体系统功耗。

为了尝试直接比较两个系统,本文为VCU118创建了几个简单的参考设计,目的是为了确定使用FPGA的滤波器方法在实际场景中功耗的相对差异。之所以选择VCU118,因为当时它在Xilinx直接提供和支持的评估系统中拥有较多的DSP。采用VCU118,针对每个FIR输入采样速率创建了两个Vivado项目:一个有滤波器,一个没有。对于250MHz和1GHz这两种情况,在设计中插入了八个FIR滤波器。在4GHz情况中,由于资源利用率高,设计中只插入了两个FIR滤波器。每个滤波器使用输出Xilinx LogiCORE DDS Compiler 6.0模块馈送,以便确保使用的是有效数据。另外必须注意,在合成后要检查RTL,以便验证设计中保留了滤波器,确保它们没有被优化掉。在针对每个采样速率的第二个设计中,滤波器被移除,但所有其他IP模块保留。

实施后启动设计,采用电流测量创建一个相对功率偏差,以便隔离滤波器所需的额外功率。滤波器的电流消耗见表2每个滤波器的测量功率一栏。再透过设计中为数量有限的滤波器(八个滤波器用于250MHz和1GHz,以及两个滤波器用于4GHz)采集的数据推算出所有滤波器的总功耗。这个偏差是对比的基本单位,用于扩展到VCU118无法实施,但数化仪IC可以实施的不同配置。作者认为,这对FPGA来说相对公平或可能有利,因为一个实际系统的功耗不可能会线性扩展。最后,将结果与Xilinx功耗估计器(XPE)工具为各种滤波器生成的功耗估值进行对比[3]。功耗估值远高于推测结果,但这也说明利用率提高造成的功耗非线性成长。 为了比较FPGA中FIR和数化仪IC中的强化型pFIR的功耗,本文将简单的滤波器设计测量的结果与多信道系统的实际电流消耗进行了比较,多信道系统使用数化仪IC上的强化型pFIR DSP模块。包括所有前端网络和频率电路在内,使用未启用强化型pFIR的数化仪IC平台的总系统功耗大约为98.40W。如果所有16个强化型pFIR都启用,使用数字仪IC平台的总系统功耗大约是104.88W。因此,在多通道平台使用强化型pFIR导致的功耗偏差总共约为6.48W,包括了数化仪IC系统上的所有16个接收通道。强化型pFIR直接接收来自ADC的数据,其运行速度必须为目前一代的ADC采样速率(4GSPS)。

将250MSPS速率的FPGA FIR与强化型4GSPS pFIR作为比较,表2显示了32个FPGA FIR(16个I FIR和16个Q FIR)的功耗是2.40W。FPGA中的滤波器的运行速度比强化型数化仪IC DSP模块中的慢16倍多,但FPGA的功耗仍是强化型数化仪IC功耗的0.37倍。结果显示数化仪IC中强化型pFIR的功耗要低于相应的FPGA FIR滤波器。此外,强化型pFIR降低了FPGA DSP芯片的利用率,这也降低了设计的复杂性和总功耗。

最后要考虑的一个因素是在过度依赖FPGA资源的设备中利用强化型DSP的可扩展性。对许多利用强化型DSP的系统整合商而言,与透过增加FPGA资源拓展后端处理相比,可以得到更弹性的规模级解决方案以及更简单的讯号链。关于这个争论,本文主要考虑了拥有中央处理模型的系统,其中所有数据最终必须聚集到单一FPGA中。在这种情况下,随着信道规模的扩大,向更多的数据变频器增加内建滤波功能就需要更多的SerDes线路,从架构方面看,管理很简单,因为并不需要更多FPGA资源。没有这些强化型DSP功能,系统整合商就需要连接多个FPGA,以便针对同样的应用获得必要的资源,情况会非常复杂。

本文介绍了一个在单芯片数字化组件IC中整合DSP模块的系统,并用具体的例子证明了这些数字化模块可以提供相位数组、雷达、卫星通讯和电子战应用所需的多信道幅度和相位均衡。一种采用pFIR数字滤波器和DUC/DDC NCO相位偏移的方法表明,毋需将这些DSP模块整合到FPGA中,也可实现多通道宽带均衡。

本文转载自:新通讯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